近日,记者在泸州城北、城南、城东几个较大的钢材市场发现,大货车、轻型车停在市场外等待运货,市场内很少见到有客户购货,各个钢材市场都显得冷清。承担钢材物流的兰师傅告诉记者,他六、七月跑了三趟车,八月只跑了一趟。上半年的钢材所需的单位大多数都是市内园区建设的大项目和安置房、棚户区改造的房地产项目,生意还可以。进入八月,生意就冷了,钢贸门市半关门,汽车物流几乎没人问津。
是什么原因使火爆的钢材市场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记者从泸州钢材市场营销部负责人处得知,由于国家对一二三产业调整力度加大,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房地产业调控势头不减,大多项目钢材需求饱和,基础建设上半年已全面铺开,原材料的订单尘埃落地,所以下半年钢材市场一落千丈。
据泸州城北钢材批发总公司经理吴大兵透露,普通板材价1—7 月出现戏剧性的变化,从年初4100元/吨到四、五月的4500元/吨,之后大幅下降到3600元吨左右。对商贸企业来说简直是当头一棒,行业中流传的是“当钢厂吃肉,我们商家就啃骨头;钢厂啃骨头,商户没吃头。”如今做钢材的批发市场不如转行去卖包子、馒头和小面。
据了解,钢材市场板材价格从2008年的6300元/吨狂跌至今年八月的3600元/ 吨,利润空间几乎为“零”,加上下游房地产、机械制造等行业不景气,钢材销出去了,回款却几个月回不来,若是出现“三角债”,这生意不仅仅进入了“冬天”,而且前景很不乐观。
面对目前钢材市场不景气的现象,市内几家大的批发市场的经营户也在调整思路、找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