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来自浙江消息称,由中石化主导的新浙煤制天然气管道项目已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一旦获得批复,中石化将在消费旺盛的华东燃气市场上与中石油交锋。 据悉,新浙煤制气管道由新疆、浙江地方政府与中石化共同投资建设,管道年输气能力将达300亿立方米,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项目竣工后,新疆众多煤制气项目的产品将源源不断输往浙江市场。 “依托管网,中石化与拥有资源的地方企业、民营实体有了合作的基础,目前新疆的众多煤制气企业正在为产品无法顺利输往东部市场而发愁。”有知情者说:“通过这种合作,中石化才能保证在传统领地华东市场对中石油的优势。” 据上述知情人士介绍,新疆、浙江和中石化等相关各方都对该项目刻意保持低调,以防竞争对手搅局;而中石油对它也是异常重视,要求相关部门定期汇报其目前进展情况,与此同时,中石油还谋求与一些煤制气企业联合,劝说它们将资源通过西气东输管网向东输送,以此遏制中石化的企图。 中石化“借鸡下蛋” 新疆是中石油的传统领地。 2004年以来,正是依托这里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西气东输管网,中石油才在华东、华南等中石化的传统领地攻城拔寨,不断获得加油站专营权等下游市场特殊权益。 为了对抗中石油的进攻,近年来中石化甚至宁愿放弃河南等地燃气市场,集中东部油田所有天然气资源巩固华东领地。然而,由于中石化上游资源匮乏,中石油依然在江苏、浙江等省获得了很多下游市场份额。 煤制气让中石化看到了新的希望。 “新疆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近年来包括中电投、内蒙古庆华集团等企业在当地获得大量权益,并启动了动辄数十亿立方米的煤制气产能,然而由于政策、资本等方面原因,这些煤制气项目的下游市场开拓艰难”,上述知情者称。 据了解,根据中央政府相关规定,大型输气管网项目审批不但需要论证资源、市场等基础条件,还需要安全、环保等多项管道运营经验的资质审核,“再加上政治考虑,非石油行业的企业很难获得启动项目的路条”。
|